小兔子鼓起村民钱袋子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4-15
在标准化兔舍里,杨小龙每天都很忙碌看着活蹦乱跳的兔子,高维兵一脸欢喜4月13日,走进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小马庄村优康养殖专业合作社,干净的兔舍里,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笼

  在标准化兔舍里,杨小龙每天都很忙碌

  看着活蹦乱跳的兔子,高维兵一脸欢喜

  4月13日,走进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小马庄村优康养殖专业合作社,干净的兔舍里,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笼中兔子三五成群,活蹦乱跳。

  “千万别小瞧这些兔子,这可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宝贝。现在正是兔子的繁育期,你看产箱里已经诞生了好多兔宝宝。”合作社女主人兼饲养员陈娟一边投放饲料,一边精心护理幼兔。

  “肉兔养殖具有短、平、快的特点,种兔每隔42天便可产仔,经75天养殖即可出栏。按一只成年种兔每年繁殖8茬、每茬成活8只计算,每只种兔每年可繁育64只小兔。优质成兔留作种兔,每只价值180元;其他成兔屠宰加工,每只售价120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合作社法人、现年32岁的杨小龙快人快语接过妻子话茬,算着经济账。

  从2016年成立宁夏绿色能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80只种兔,到如今5年的时间,杨小龙的兔产业已发展成为月出栏3000多只、创收36万余元,集种兔繁育,肉兔养殖,兔业基地建设,兔产品研发、深加工,养兔技术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公司。

  然而,致富路上,杨小龙苦没有少吃。

  家庭贫困,初中没毕业他就开始外出打工。倒腾玩具、安装木门、承揽工程……几年下来,攒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但包工程活辛苦、不稳定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

  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富民产业,这让杨小龙大为振奋,当即决定返乡创业。

  “可到底发展啥产业?”杨小龙捉摸不定。

  种草养畜是固原的传统产业,见效慢、收益稳定,且有成熟经验可循。可杨小龙就是不走“寻常路”,他把目光盯准了当时并不被看好的肉兔养殖业。

  “家有万贯,长毛的不算。”

  “咱们这里以前也养过兔子,不是养不活,就是卖不出去,你又要重蹈覆辙吗?”

  面对亲戚朋友的质疑和反对,杨小龙有坚持的理由:现在肉兔养殖技术成熟了,品种好、繁殖快,兔肉低脂肪、易消化,市场销售前景广阔;当地有丰富的牧草资源,饲草更不成问题。

  主意已定,说干就干。

  注册成立宁夏绿色能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奔赴甘肃、陕西、四川等地考察学习;进入河南省济源市阳光兔业科技有限公司当实习工,实地学习养殖技术;租赁老家小马庄闲

  置的原小学校舍,投资50余万元进行改造……

  2016年7月,14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兔舍建成,兔饲料加工车间、仓库、消毒池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随着首批来自陕西铜川的80只伊拉种兔“乔迁”入驻,杨小龙开启了新的致富路。

  “养兔子的活不累,就是要把心操到,严格按照饲养流程喂养。”杨小龙白天钻兔舍、夜晚钻教程,硬是总结了一套适合本地饲养的肉兔养殖技术。一年后,“兔满为患”,杨小龙又筹资70余万元,新建标准化兔舍700平方米,扩大养殖规模。

  短短两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杨小龙将小兔子做成了脱贫致富的大产业,他也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养兔达人”。

  “这么好的产业,一定要让乡亲们受益。”本着带领大家一起过好日子的初衷,杨小龙开始在周边各村推广肉兔养殖技术。

  看到养兔挣钱快,不少村民动了心,经杨小龙动员,都拍手赞成。杨小龙以每只种兔低于市场价30元的价格卖给养殖户,为了打消村民顾虑,他承诺以保护价回收全部商品兔。一时,开城镇各村出现了“家家建笼舍,户户养兔子”的景象。

  “养殖肉兔投资小,收益快,不费体力,特别适合劳动力不足或劳动力缺失的家庭。”这也是杨小龙将肉兔养殖技术推广到特殊群体的主要原因。

  家住原州区张易镇红庄村的20岁小伙儿薛乾就是受益者。

  自8岁查出患有肝病以来,薛乾就一直在和病痛抗争,2018年1月,病情恶化,他在郑州做了肝移植手术,解除了病痛,但高达百万元的治疗费用和每月近两万元的药费又给这个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看着父母没日没夜地辛苦赚钱,薛乾很是愧疚和心痛,如何帮助家里分担债务,是薛乾出院后最迫切的愿望。

  术后不能干重活、累活的他又能做什么呢?就在薛乾迷茫时,“邻村小马庄人养兔子都赚钱了”的消息,让从小就很喜欢小动物的薛乾心头一动,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同年6月购进了50只种兔,开始和73岁的奶奶一起养。

  不懂技术,50只兔子很快死了20只,薛乾着急了,杨小龙举办的农村实用人才及产业扶贫培训班如及时雨般拉了他一把,当年纯收入6万余元。

  如今,2200只伊拉肉兔已经出栏,“今年保底挣10万元不成问题。”估算今年的收益,薛乾笑声爽朗。

  作为杨小龙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骨干成员,薛乾正在带动和帮助更多的人加入“养兔团队”,其中就有残疾人、张易镇驼巷村村民高维兵。

  50岁的高维兵,腿疼了10多年,拉扯娃娃、下地干活全靠妻子一人承担。看不过眼,他硬挺着下地干活,好几次都被村里人抬了回去。作为一家之主,不能养家反成拖累,让他很痛苦。听说做手术能治病,可一打问,十几万元的费用又让他后背发凉,“娃娃上学都困难,还哪来的治病钱呀!”

  忍着病痛,熬着日子,本以为生活无望了,却盼来了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2016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大病医疗,80%的国家报销,2018年,他安心地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

  病痛消除了,腰板挺起来了,高维兵说话的声音都大了,整天乐呵呵的,开始寻思着发展,他“要把生病耽误的光景给‘抢’回来。”

  尝试了种药材、养牛、养羊等营生,均因他术后的腿干不得重活而不了了之。听说养兔子活不重还易挣钱,他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杨小龙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结识了薛乾。2019年9月,在他的帮助指导下,自己出资5000元、残联补贴2000元,购进了48只种兔,当年获益2万元。两个儿子都去当兵,妻子外出打工,高维兵家年底就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

  今年元月份又收益2万元,现在存栏400多只。“兔子浑身是宝,就连兔粪都成了最抢手的肥已经被预订了。”高维兵坚信,“只要人勤快,小康日子不远了。”

  养殖种兔如星星之火,在固原乡村形成燎原之势。

  三年多来,杨小龙辐射带动全市农户养殖肉兔426户,受益群众20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480人,残疾人55户220人。

  如今,坐落在原州区张易镇马场村的闽宁协作残疾人肉兔养殖示范基地即将投产,作为基地承包运营企业负责人,更大的致富愿景萌生在杨小龙心中:“基地将以‘企业+培训学校+残疾人农户’的模式,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10个,直接带动残疾户200户以上,其中建档立卡残疾户100户以上,带动马场村周边乡镇及县市从事养兔业家庭近1000户,预计实现年总收益近3000多万元,可以有效解决马场村及周边村镇特殊群体家庭的脱贫和发展问题。”(记者 王平花 文/图)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