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中国典型房企新增货值TOP50 -
1、时间:2018年1月1日-2018年1月31日; 2、企业: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的开发企业; 3、物业属性:以企业可售型物业为主,一级开发及产业、文旅等用地不予计入; 4、数据范围:包括招拍挂及收并购项目; 5、数据来源:亿翰智库、各企业公报、各城市国土资源网站等; 6、本榜单为亿翰智库根据各方公开数据专业估算所得。 榜单解读 一. 不拿地,是在等待年后的大爆发! ——1月百强房企近三成没拿地! 2018年1月,房企销售业绩实现开门红!前三甲房企销售业绩均超600亿元,共17家企业销售金额破百亿。(详见 《2018年1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TOP200》)
然而,百强房企的热情远不如销售。原因有三:从企业端来看,房企存续比仍在高位,平均在2.5以上,货量相对充足;从资金情况来看,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收紧,热点城市对拿地资金采取穿透式审查,另外,1月份房地产行业面临年前的各项工程款的集中支付,资金受限导致部分企业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扩充土地储备的行列中去;从供给的角度来看,1月份是传统的供应淡季,土地供应相对于全年而言较少。 但是,这些没拿地的房企不是投资意愿不强,而是在养精蓄锐,以待年后的全力爆发! 图:销售百强房企1月份新增货值分布图
穿越周期!规模型房企拿地去周期化 2018年1月,规模型房企的投资节奏丝毫不减。尤其是龙头房企,其投资节奏已经明显去周期化,即使是在年初供地较少的背景下,仍然保持着度的拿地节奏。 表:典型房企2018年1月新增货值与销售金额比
三. 供给增加,2018年静候拿地好时机! 2017年末,很多城市出现明显的拿地机会,政府供地明显增加。预计2018年投资机遇仍在,房企需踩准供地节奏和区域机会,尤其要做好资金链的管理,以防错过备货的好时机。 2017年4月,住建部、国土部联合施策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差别化调控,北京等多个核心城市在历年的土地供应计划中住宅用地指标逐渐增加,不断加大供地力度。 以北京为例, 2017年全市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达到721公顷,供应计划完成率111%,预计至2021年北京将累计新增6000公顷住宅用地,年均将达到1200公顷。 杭州市计划2018年全年计划出让土地253宗,面积15115亩,相较于2017年土地成交规模净增长19%,其中主城区计划出让69宗3520亩,占比约23%。 2018年的房地产销售市场未必是小年,但投资市场必然是大年。规模房企仍需保持投资节奏,实现对周期的穿越。中小房企更要备足资金,屯好弹药冲刺规模。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亿翰智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