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一场雪覆盖了山城固原。下午5时,从村口出发,坐三轮、打出租、倒中巴,杨耀祖辗转来到固原市体育馆,此时离开赛还有近两个小时。 40岁的杨耀祖是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村民,让他着迷的是如火如荼的全区农民篮球争霸赛。“平时这个点,我都在镇子上经营饭馆,开赛以来,我关了店门,给自己放了6天假,咱就图个高兴,宁可少赚几个钱,也决不耽误一场球。”杨耀祖说。 像杨耀祖一样,6天时间里,第二届全区农民篮球争霸赛吸引了固原市及周边近两万名村民前来观赛。 早在十几年前,我区农村还曾是一片“体育荒漠”。“那时候,农村体育运动相当匮乏,大部分村子里没有人跑步,没有人打球。农闲时,农民们聚在一起没事干,只能晒太阳、喝酒、打麻将……现如今,一切大变样了。”说起农村体育,宁夏篮球联合会秘书长陈钢颇为感慨。 究竟如何搅活农村体育“一池春水”?篮球,这个在农村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成为“破冰”首选。2003年,宁夏“体育下乡 篮球进村”工程全面启动,将体育触角逐渐伸向农村。截至目前在全区实现了每个行政村建有1个以上篮球场的目标,让村民家门口的“草根篮球”带动木球、踏脚、方棋、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发展。 “那时候的篮球比赛,比村里大喇叭还管用,哨声一响,村民自发到球场‘集合’。在外面跑车、经商的农民,挣钱了也纷纷赞助篮球赛,拿了名次的队伍都有奖金!”杨耀祖说。 不知不觉间,由农民自发组织的草根篮球运动会逐渐成为“春节新民俗”,群众不仅热衷于“练”,更热衷自己搞组织、办比赛,小小篮球让寒冷的冬天变得分外火热,吸引着十里八乡的球迷组队过招。在中卫市海原县贾塘乡举办的一次篮球赛中,首次出现了外籍运动员。 近年来,我区将农村体育作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打造普惠化、均等化、身边化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全力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逐步形成品牌的农民篮球赛迎来新的起点。 宁夏篮球联合会引进完善的篮球赛事运营体系,派出专业的裁判员队伍深入农村,推动如火如荼的农民篮球赛向规范化发展,农民篮球赛实现了“村村有队伍,乡乡有比赛”。 宁夏体育总会工作人员郭小稳说,通过体育行业协会的改革,一方面政府实现了“归位”,理清了市场关系,用最少资源,最大限度提升了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体育社会组织也弥补了“缺位”,开始主动发挥作用。 2017年12月,宁夏首届农民篮球争霸赛全面启动,来自各县(市、区)的乡镇冠军队伍,站上了同一平台。篮球不仅给村民们带来了相互切磋的机会,还让村民们有了“国际视野”。“以前镇上篮球赛分上下半场,后来村民说国际比赛都4节制了,咱们也要与国际接轨,可以尝试改一改规则。”石嘴山市平罗县宝丰镇镇关村农民田生经说。 “小”比赛登上了大平台,“小人物”也实现了大梦想。39岁的何如涛,是海原县七营镇高崖村农民,近几年痴迷于篮球解说。自从接触了网络平台直播,他注册了账号,开始网络宣传和直播篮球赛,通过不懈努力,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草根赛事转播员”,他的网名“六盘散人”直播篮球时粉丝最高达4000人,点击量达1万人左右。 农民篮球赛,不仅吸引了众多篮球爱好者组队参加,也吸引了一大批热爱篮球运动的草根粉丝围观,他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精彩瞬间,把快乐传递给亲戚朋友。还有的拍起了流行的抖音:“好嗨哦,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好炫目、好震撼!”逗得身边的群众哈哈大笑。 “农民篮球赛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融入骨子里的热爱。”银川市永宁县李俊镇王团村党支部书记马克彬说,篮球比赛活跃了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村民们精气神跟以前不同了,村里的凝聚力也更强了。(记者 王 刚) |